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双肺空洞型肺结核应怎样治疗

2025.09.10 17:09

双肺空洞型肺结核的治疗需结合抗结核药物、对症支持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以消除病原体、促进空洞闭合并防止并发症。早期规范治疗是关键,多数患者经积极干预可获良好预后。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核心,通常采用强化期与巩固期两阶段方案。强化期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药物,持续2-3个月以快速杀灭结核分枝杆菌。巩固期调整为异烟肼和利福平,疗程至少4-6个月,总疗程需达6-9个月甚至更长。若存在耐药性,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可能加入二线药物如莫西沙星或阿米卡星。空洞较大或痰菌持续阳性者,可延长强化期或联合局部治疗,如经支气管镜给药。

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评估空洞变化。营养支持与休息至关重要,高蛋白饮食有助于修复肺组织。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呼吸道刺激。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筛查,防止传播。若药物疗效不佳或合并大咯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需考虑手术切除病灶。全程督导治疗DOTS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耐药风险。任何调整需由专科医生指导,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