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亨德拉病毒的致死率有多少

2025.08.21 17:54

亨德拉病毒的致死率约为50%。这种病毒最初在1994年在澳大利亚的亨德拉地区被发现,主要通过与感染的飞狐果蝠接触或通过空气传播给人类。尽管感染的病例相对较少,但一旦感染,病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相对较高,使得亨德拉病毒成为一种极具威胁的病原体。

亨德拉病毒属于亨德拉病毒科,感染后通常会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感染者可能会经历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随后可能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由于该病毒的潜伏期较短,通常在感染后几天内就会出现症状,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针对亨德拉病毒,但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疫苗的研发也在进行中,以期在未来能够有效预防该病毒的传播。

在处理亨德拉病毒相关的病例时,需特别注意生物安全和感染控制措施。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或其分泌物时,务必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了解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至关重要,以便在出现疑似病例时能够迅速采取隔离和防护措施。公众也应提高对亨德拉病毒的认识,避免与野生动物,尤其是果蝠的接触,减少感染风险。虽然亨德拉病毒的传播相对有限,但由于其高致死率,保持警惕和采取预防措施仍然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