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抽动症患者还会遗传吗

2025.08.12 14:34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抽动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若有抽动症患者,其他成员罹患此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抽动症不仅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基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探讨抽动症的遗传性时,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基因可能与此病的发生有关。虽然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有关,这种失调可能导致运动和行为的异常。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也可能在抽动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孕期的某些感染、母体的心理状态以及早期的生活环境都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抽动症的风险。虽然遗传因素在抽动症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在面对抽动症的遗传风险时,需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虽然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可能增加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后代必然会发病。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个体的健康状况。其次,早期识别和干预对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若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早期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评估和治疗。家庭支持和理解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如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抽动症的影响。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支持,许多抽动症患者能够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