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推拿清补大肠的作用

2025.09.11 17:28

小儿推拿清补大肠具有调理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通过特定手法刺激大肠经穴位,能够双向调节肠道功能,既可缓解便秘,又能改善腹泻,同时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对小儿积食、腹胀、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问题有显著改善效果。

清补大肠手法主要作用于食指桡侧缘的大肠经循行部位。清法从指根向指尖直推,具有清热通便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结、口臭等实热证;补法则从指尖推向指根,能温中止泻,适合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操作时需根据患儿体质辨证施术,通常以每分钟150-200次的频率推拿3-5分钟。该手法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肠蠕动,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刺激免疫系统,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也有辅助调理作用。临床观察发现,配合补脾经、摩腹等手法效果更佳。

操作前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皮肤,使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润滑。急性肠炎发作期慎用补法,肠套叠等器质性疾病禁用推拿。手法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过重易致皮下出血。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操作,推拿后注意腹部保暖。阴虚内热者清法不宜超过3分钟,脾虚泄泻者补法需配合温敷神阙穴。若推拿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长期便秘患儿需配合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