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什么

2025.07.29 15:21

继发性骨质疏松是一种由于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骨密度降低和骨质量下降的情况。这种类型的骨质疏松通常不是由年龄增长或自然衰老过程引起,而是与某些特定的健康问题、药物使用或生活方式相关。常见的诱因包括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等。

在继发性骨质疏松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会影响骨骼的代谢和重建过程。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长期使用的糖皮质激素,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营养方面,缺乏钙和维生素D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生活方式的因素,如久坐不动、吸烟和过量饮酒,也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的风险。由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多样,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在管理继发性骨质疏松时,首先应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若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来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增加锻炼,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帮助监测骨骼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也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对于已经发生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样不可忽视。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