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期为什么会贫血

2025.04.16 11:04

妊娠期贫血主要由铁储备不足、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妊娠期铁需求增加、慢性失血或吸收障碍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铁储备不足:妊娠期铁需求量显著增加,但许多孕妇在孕前铁储备不足,无法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血容量扩张的需求。饮食中铁摄入不足或吸收率低是常见原因,尤其常见于长期偏食或营养不良的孕妇。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表现为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生成的关键营养素。妊娠期叶酸需求增加,若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多见于长期素食或胃肠道吸收功能异常的孕妇,影响DNA合成和红细胞成熟。

3.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增加约50%,但红细胞数量仅增加20%-30%,导致血液相对稀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这种生理性贫血在妊娠中晚期尤为明显,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与病理性贫血鉴别。

4.妊娠期铁需求增加:胎儿生长发育、胎盘形成及母体红细胞增生均需大量铁元素。若未及时补充铁剂或富含铁的食物,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妊娠后期铁需求达峰值,每日需铁量约为孕前的两倍。

5.慢性失血或吸收障碍:既往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铁流失。妊娠期胃肠功能改变也可能影响铁吸收,如胃酸分泌减少或肠道蠕动减缓,进一步加剧贫血风险。

妊娠期贫血不仅影响孕妇健康,还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风险。及时筛查、合理补充营养素及调整饮食结构是预防和管理的关键。孕期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