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松弛的原因是什么

2024.10.28 17:48

尿道松弛可能由年龄增长、生育损伤、肥胖、激素水平变化、某些疾病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尿道周围的肌肉、筋膜等组织也会变得松弛,弹性降低。这就如同橡皮筋长时间使用后失去弹性一样。这种情况下,尿道的支撑结构变弱,从而导致尿道松弛。

2.生育损伤: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尤其是顺产时,胎儿经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和尿道周围组织造成极大的压迫和拉伸。可能会损伤尿道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破坏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尿道的括约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尿道松弛。

3.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增加腹压。长期的高腹压会对盆底组织和尿道产生持续的向下压力。这种压力会逐渐使尿道周围的支撑结构变形、松弛,就像长期在重压下的桥梁结构会出现变形一样,最终导致尿道松弛。

4.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雌激素对维持尿道黏膜的厚度、弹性以及尿道周围肌肉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当雌激素缺乏时,尿道黏膜会变薄、萎缩,尿道周围肌肉的力量也会减弱,从而导致尿道松弛。

5.某些疾病: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支配尿道肌肉的神经功能。当神经传导出现异常时,尿道肌肉不能正常收缩和舒张,导致尿道松弛。另外,长期的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也会因为腹压的反复升高,对尿道造成类似肥胖的影响,最终引起尿道松弛。

尿道松弛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如尿失禁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引起重视并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适当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