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食管炎怎样治疗比较好

2025.09.23 10:48

食管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通常以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治疗重点在于抑制胃酸、修复黏膜;感染性食管炎需针对病原体用药;药物或理化因素引起的则需停用刺激物并辅以对症处理。早期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延误可能引发狭窄、出血等并发症。

药物是食管炎治疗的核心。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促进黏膜愈合,疗程通常为4-8周。H2受体阻滞剂可作为替代选择,但效果较弱。若存在胆汁反流,可联用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感染性食管炎需明确病原体:真菌感染常用氟康唑,病毒性感染需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硫糖铝混悬液缓解症状。部分难治性病例可能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如抗反流手术。

治疗期间需严格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高脂、咖啡因及酸性食物,戒烟戒酒。进食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夜间反流。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控制体重超重者需减重。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硝酸盐类药物等可能加重黏膜损伤的药物。若出现吞咽困难、呕血或黑便,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长期用药者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疗效,避免盲目延长抑酸药使用时间导致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