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带状疱疹到底应该如何治疗

2025.04.11 09:14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局部护理、免疫增强和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建议在皮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治疗,持续7-10天。抗病毒治疗不仅缓解急性期症状,还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2.止痛药物:带状疱疹常伴有剧烈疼痛,需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止痛药物。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对于神经痛,可加用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3.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生素软膏局部涂抹,缓解瘙痒和炎症。对于水疱,可小心消毒后刺破,但需注意无菌操作。局部护理有助于促进皮肤修复,减少瘢痕形成。

4.免疫增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因此提高免疫力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体质。必要时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等,帮助机体恢复免疫功能,加速康复。

5.预防并发症: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后遗神经痛、眼部并发症等,需积极预防。对于眼部受累者,需及时眼科会诊,使用抗病毒眼药水或眼膏。对于后遗神经痛,可早期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必要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预防并发症可减少长期影响,提高预后。

带状疱疹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免疫抑制者,可考虑接种疫苗预防。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