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腺性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2025.06.06 19:48

腺性膀胱炎是由于膀胱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膀胱结石或异物刺激、盆腔手术或放射治疗损伤、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具体分析如下:

1.膀胱黏膜长期受到刺激: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药物,如某些化疗药物,可能损伤膀胱黏膜,引发腺性膀胱炎。减少接触刺激性物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黏膜保护剂。

2.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细菌感染未彻底治愈,导致膀胱黏膜反复充血水肿,最终形成腺性改变。积极治疗感染,选择敏感抗生素,并注意个人卫生。

3.膀胱结石或异物刺激:结石或异物长期摩擦膀胱壁,造成局部炎症和增生。通过手术或器械取出结石异物,解除物理刺激。

4.盆腔手术或放射治疗损伤:手术或放疗可能直接损伤膀胱黏膜,引发慢性炎症。术后或放疗后定期复查,必要时使用抗炎药物促进修复。

5.自身免疫异常: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膀胱组织,导致炎症持续存在。调节免疫功能,采用免疫抑制剂或中药调理,需严格遵医嘱。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患者应避免憋尿、辛辣饮食等加重因素,定期随访以评估病情变化。中医认为该病与湿热下注有关,可配合清热利湿方剂辅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