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2025.04.16 11:03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这种情况在育龄妇女中较为常见,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复发性流产不仅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遗传、解剖、内分泌、免疫、感染等多个方面。遗传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胚胎染色体异常。解剖因素包括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颈机能不全等,这些结构性问题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着床和发育。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流产。免疫因素中,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也可能引发流产。环境因素如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辐射等,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增加复发性流产的风险。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预防和治疗,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因筛查,明确导致流产的具体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染色体异常,可以考虑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对于子宫畸形或宫颈机能不全,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内分泌问题需要通过药物调节,如补充黄体酮、控制血糖等。免疫问题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免疫治疗。感染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孕妇在妊娠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心情舒畅,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孕妇,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妊娠,以提高妊娠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