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盆腔炎症是如何引起的

2025.04.16 09:51

盆腔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手术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盆腔炎症常见于细菌通过阴道或宫颈上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突破宫颈防御屏障后侵入子宫内膜、输卵管及盆腔,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和炎性渗出。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严重影响生殖功能。

2.性传播疾病:淋球菌或衣原体等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直接侵袭生殖道黏膜。这类感染初期症状隐匿,易延误治疗,后期引发输卵管积脓或盆腔广泛粘连。性伴侣未同步治疗会导致反复交叉感染。

3.宫腔手术操作:人工流产、刮宫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器械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会直接带入病原体,引发急性盆腔感染甚至败血症。

4.邻近器官炎症扩散:阑尾炎、腹膜炎或肠结核等疾病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循环波及盆腔。炎症蔓延至输卵管及卵巢时,局部形成脓肿或纤维化瘢痕,导致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

5.免疫力下降: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或合并慢性疾病会削弱机体抵抗力。生殖道菌群失调后,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并上行感染,加重炎症反应。激素水平波动如经期或产后更易诱发感染。

盆腔炎症的预防需结合病因针对性干预,包括规范治疗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增强体质等。早期诊断和足疗程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后遗症,避免迁延为慢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