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脾大脾虚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脾大脾虚是中医学中的两个不同概念。脾大指脾脏体积增大,可能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脾虚则是中医术语,指脾脏功能减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两者虽涉及同一器官,但含义和表现不同,需分别理解。

脾大属于现代医学描述的形态学改变,常见于感染、肝硬化、血液病等。脾脏作为免疫和储血器官,体积异常增大可能伴随腹胀、疼痛或血细胞减少。中医虽无脾大直接对应术语,但将其归入积聚癥瘕范畴,认为与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有关。脾虚则是功能失调,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便溏等,多因饮食不节、劳倦或久病耗伤脾气所致。中医强调脾主运化,脾虚时水湿停滞,可能进一步形成痰饮或水肿,与脾大的器质性病变不同。

区分脾大与脾虚需结合中西医诊断。脾大需通过触诊、影像学确认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脾虚则以调理为主,如服用四君子汤等健脾方剂,配合饮食忌生冷油腻。注意脾大并非均由脾虚引起,而长期脾虚可能影响气血生化,间接导致其他器官功能异常。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脾脏异常。若出现左上腹肿块或持续消化不良,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混淆概念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