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患有室管膜瘤如何动手术的

2025.09.11 19:33

室管膜瘤手术需通过影像学精确定位肿瘤位置、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最大限度切除病变、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功能区、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入路、术后密切观察脑脊液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精确定位肿瘤位置:术前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肿瘤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影像导航技术辅助确定切除边界,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2.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最大限度切除病变: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分块或整块切除肿瘤。对于边界清晰的低级别室管膜瘤力争全切,高级别或侵袭性肿瘤需权衡切除范围与神经功能保护。

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功能区:实时监测运动、感觉及语言皮层功能,调整手术操作。尤其对位于脑干或脊髓的肿瘤,可显著降低术后瘫痪等风险。

4.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入路:第四脑室肿瘤常采用后颅窝正中入路,侧脑室肿瘤可选经胼胝体或皮层造瘘。脊髓室管膜瘤需椎板切开,充分暴露病变。

5.术后密切观察脑脊液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监测颅内压及脑脊液性状,必要时行分流术。早期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评估复发迹象。

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团队完成,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或脑积水,需及时干预。长期随访至关重要,结合辅助治疗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