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肩周炎按摩什么部位

2025.07.23 08:37

肩周炎按摩部位包括肩关节周围肌肉群、肩胛骨内侧缘、上臂后侧肌群、颈部与肩部连接处、前胸与肩部交界区域。具体分析如下:

1.肩关节周围肌肉群:肩周炎患者常出现三角肌、冈上肌等肌肉僵硬,按摩时需重点放松这些区域。以指腹或掌根沿肌肉走向缓慢按压,配合揉捏手法缓解粘连。力度需均匀柔和,避免暴力刺激引发二次损伤。每次按摩持续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肩胛骨内侧缘:此处分布菱形肌与斜方肌下部,长期劳损易引发牵涉痛。按摩时用拇指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推按,遇到结节处可停留加压。手法以酸胀感为度,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肌肉痉挛。每日坚持可改善肩胛稳定性。

3.上臂后侧肌群:肱三头肌紧张会加重肩关节负担,需从肘部向肩部方向推揉。采用拨筋法松解筋膜粘连,配合屈伸活动提升效果。注意避开尺神经走行区域,避免麻木感。

4.颈部与肩部连接处:斜方肌上束紧张是常见诱因,需用拇指与食指捏拿该部位。从风池穴向下至肩井穴循序按压,缓解神经卡压症状。低头姿势下操作需谨慎,防止椎动脉受压。

5.前胸与肩部交界区域:胸大肌与胸小肌缩短会限制肩关节活动,需仰卧位进行拉伸按摩。掌心贴附锁骨外侧,向腋窝方向推揉,同时配合肩关节外展动作。力度需轻缓,避免刺激肋间神经。

按摩前后可热敷患处提升效果,急性期红肿明显者不宜强行手法干预。存在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疾病者需调整力度,单次操作不超过20分钟。若出现放射性疼痛或头晕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