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如何治疗

2025.09.23 10:4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及并发症管理,核心目标是减轻肝脏脂肪沉积、控制代谢异常并延缓疾病进展。早期干预可有效逆转病情,而中晚期需综合防治肝纤维化与相关代谢紊乱。

治疗基础是生活方式干预,重点在于减重与饮食调整。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与饱和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对于超重患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肝酶与组织学表现。若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足,可考虑药物辅助。维生素E适用于非糖尿病且无心血管风险患者和吡格列酮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但需严格评估风险。针对血脂、血糖异常的联合治疗不可或缺,如他汀类或GLP-1受体激动剂。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糖及血脂,避免使用加重肝损伤的药物或保健品。肝硬化患者需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癌。妊娠期、肝衰竭或合并其他慢性肝病时,治疗方案需个体化调整。酒精摄入会加速病情恶化,必须严格戒断。部分中药可能具有保肝作用,但需警惕成分不明的肝毒性风险。患者教育至关重要,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强调依从性与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