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低热惊厥如何预防

2025.08.01 08:56

低热惊厥的预防主要包括保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过热、及时退热处理控制体温、保证充足休息减少疲劳、合理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定期体检监测健康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过热:环境温度过高容易诱发低热惊厥,室内应保持通风凉爽,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密闭空间。夏季可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但避免冷风直吹。衣着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根据气温及时增减。睡眠时被褥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外出时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导致体温升高。

2.及时退热处理控制体温:发现体温升高至38℃时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额头等。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退热过程中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体温骤降引发不适。退热后仍需观察24小时,警惕反复发热。

3.保证充足休息减少疲劳:过度疲劳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惊厥风险。每日应保证8-10小时睡眠,午间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玩耍导致体力透支。学习工作要劳逸结合,每1-2小时休息10分钟。生病期间更需卧床静养,减少外界刺激。建立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打乱生物钟。

4.合理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日不少于1500mL。可适当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脱水。观察排尿情况,保持尿液呈淡黄色为宜。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汤面等。

5.定期体检监测健康状况:每3-6个月进行常规体检,重点关注体温调节功能。血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评估神经系统状态。记录每次发热的持续时间、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有惊厥史者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复查。按医嘱进行预防性干预,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出现低热惊厥时应立即侧卧防止窒息,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就医时详细告知医生。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惊厥后可能出现嗜睡属正常现象,但持续昏迷需紧急送医。平时家中应备有体温计和退热药物,掌握基本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