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大便出血应该怎么办

2025.04.28 17:44

产后大便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避免久坐久站减轻腹压、遵医嘱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产后大便出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通过专业检查如肛门指诊或肠镜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出血颜色、量及伴随症状判断是否为痔疮、肛裂或其他肠道疾病。延误诊治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出现症状应尽快就医。

2.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产后抵抗力较弱,肛门部位易受细菌感染。每次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纸巾擦拭。清洁后保持干燥,必要时涂抹医生推荐的药膏。感染可能引发脓肿或加重出血,需格外注意卫生。

3.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如燕麦、菠菜、香蕉等。同时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饮食调整可有效预防便秘,降低出血风险。

4.避免久坐久站减轻腹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肛门静脉压力,加重出血症状。产后应适当活动,如散步或做轻柔的提肛运动。睡眠时选择侧卧位,避免腹部受压。合理调节体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5.遵医嘱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若出血由痔疮或肛裂引起,医生可能开具外用栓剂、药膏或口服消炎药。严重情况下需手术切除病灶,如痔疮结扎术。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务必严格遵循医嘱。

产后大便出血需综合评估处理,结合医学检查与日常护理,确保恢复过程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