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颅内压增高是什么意思

2025.01.07 17:53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可能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影响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正常情况下,颅内压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7-15mmHg毫米汞柱。当颅内压升高时,可能会导致头痛、呕吐、意识模糊、视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昏迷或死亡。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颅内感染、脑外伤等。脑肿瘤会占据颅腔空间,导致压力增加;而脑出血则会引起血液积聚,进一步加重颅内压。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液体过多,也会导致颅内压升高。颅内感染如脑膜炎,可能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液体积聚。外伤后,脑组织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出血或水肿,从而引发颅内压增高。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

在应对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及其家属需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免延误病情。其次,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患者在住院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对颅内压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观察症状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如头痛加重、意识模糊等。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减轻焦虑情绪,促进康复。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状况,需引起重视,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