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胃虚弱是先去湿还是先健脾

2025.07.01 08:35

脾胃虚弱调理需根据湿邪与脾虚的轻重缓急决定先后顺序。若湿邪症状明显,如舌苔厚腻、身体困重、大便黏滞,应先祛湿再健脾;若脾虚为主,湿邪不重,则直接健脾即可。祛湿与健脾并非完全割裂,临床常需两者兼顾,根据体质调整侧重点。

湿邪困脾时,脾胃运化功能受阻,此时盲目进补可能加重湿浊。芳香化湿、淡渗利湿的中药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等可疏通中焦,为后续健脾创造条件。若脾虚长期未改善,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反而易生内湿,形成恶性循环。健脾需配合补气药物如党参、白术,增强运化能力以杜绝湿邪再生。部分经典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即融合健脾益气与渗湿止泻,体现中医标本同治理念。

调理过程中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阴虚体质者慎用温燥祛湿药,防止耗伤津液。慢性病患者或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滥用健脾祛湿方。观察舌苔与排便变化是判断调理效果的重要依据,若舌苔由厚转薄、大便成形,说明湿邪渐退。需注意,长期脾胃虚弱可能涉及肾阳不足,此时需结合温补肾阳法,而非单一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