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为什么患手足口病后会脱皮

2025.09.11 17:28

手足口病后脱皮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皮肤表层细胞受损,随着病情恢复,受损的皮肤逐渐脱落。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病毒侵袭皮肤和黏膜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造成表皮细胞坏死。当炎症消退后,坏死的表皮细胞会以脱皮的形式代谢脱落,属于疾病恢复期的正常现象。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部皮疹等。皮疹初期表现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可能发展为水疱。水疱破裂后,局部皮肤因炎症和水分流失变得干燥,最终形成脱屑或脱皮。脱皮通常集中在手掌、脚底及臀部等皮疹高发区域,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轻微瘙痒,但一般不会留下疤痕。脱皮过程通常持续1-2周,与病毒清除和皮肤修复同步完成。

脱皮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可缓解干燥不适,但避免刺激性护肤品。若脱皮伴随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病毒传播。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多数患者脱皮后可完全恢复,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