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15 22:25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牵引治疗、功能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病例。通过手法复位恢复骨骺解剖位置后,采用长臂石膏固定4-6周。复位需在影像引导下进行,确保对位良好。固定期间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再移位或生长障碍。石膏拆除后逐步开始关节活动,避免过早负重。

2.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复位后稳定性较差的病例。在影像辅助下将克氏针交叉或平行穿入骨骺与干骺端,增强固定效果。术后仍需石膏外固定保护,4-6周后拔除克氏针。该方法创伤小,但需注意避免针道感染或损伤周围神经血管。

3.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严重移位或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通过手术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稳定骨骺。术后根据稳定性决定是否辅以外固定。需精细操作以减少骨骺血供破坏,术后密切监测骨骼发育情况。

4.牵引治疗:适用于局部肿胀严重或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病例。通过皮肤或骨骼牵引逐步复位,待条件允许后转为其他固定方式。牵引需调整合适重量,避免过度牵引导致分离加重。治疗周期较长,需定期评估复位效果。

5.功能康复训练: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早期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中期逐步增加关节被动活动,后期强化力量训练与协调性恢复。训练需个体化设计,避免暴力操作或过早负重,防止关节僵硬或再损伤。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骨骺损伤程度、年龄及并发症选择合适方案,优先保护骨骺生长功能。定期随访影像学与功能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避免固定过久导致关节粘连,同时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