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排卵期有哪些体温特征

2025.09.29 15:54

排卵期体温特征表现为基础体温上升0.3至0.5℃、体温升高前出现短暂下降、高温期持续12至14天、体温变化呈双相曲线、体温波动受孕激素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基础体温上升0.3至0.5℃:排卵后黄体形成并分泌孕激素,孕激素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体温通常在排卵后1至2天内上升,幅度为0.3至0.5℃,持续至月经来潮前。体温升高是判断排卵的重要标志之一。

2.体温升高前出现短暂下降: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可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短暂下降0.1至0.2℃。这种现象称为排卵期体温低谷,通常出现在排卵前24至48小时,可作为排卵即将发生的信号。

3.高温期持续12至14天: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寿命约为12至14天,期间持续分泌孕激素维持高温相。若未受孕,黄体退化后孕激素水平下降,体温随之降低,月经来潮。高温期长度稳定是黄体功能正常的体现。

4.体温变化呈双相曲线:正常排卵周期中,基础体温呈现明显的低温相和高温相。排卵前为低温相,排卵后转为高温相,两者温差超过0.3℃。双相曲线是排卵功能的直观反映,单相曲线可能提示无排卵。

5.体温波动受孕激素影响:孕激素是调节体温的关键激素,其分泌量与体温升高幅度正相关。黄体功能不足时孕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高温期缩短或体温上升不足。监测体温变化可间接评估孕激素水平及黄体功能。

测量基础体温需在清晨起床前完成,避免活动干扰。使用同一体温计并保持测量部位一致。情绪波动、失眠或疾病可能影响体温准确性。结合其他排卵指标如宫颈黏液变化可提高判断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