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高原失眠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高原失眠可通过吸氧缓解缺氧状态、服用助眠药物调节神经功能、保持良好作息习惯稳定生物钟、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清淡减少消化负担。具体分析如下:

1.吸氧缓解缺氧状态:高原环境氧气稀薄,脑部供氧不足易引发失眠。低流量持续吸氧可提升血氧饱和度,改善大脑缺氧状态,减轻心悸、头晕等伴随症状。建议选择医用便携式制氧设备,夜间睡眠时维持氧流量1-2升/分钟,避免高流量吸氧导致依赖。

2.服用助眠药物调节神经功能: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或非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可缓解急性失眠,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中药如红景天、酸枣仁具有安神效果,适合长期调理。药物干预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避免与其他抗高原反应药物叠加使用。

3.保持良好作息习惯稳定生物钟:高原昼夜温差大易打乱睡眠节律,应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强光刺激。建议采用遮光窗帘保持卧室黑暗,室温维持在15-18℃。午休不超过30分钟,防止影响夜间深度睡眠。

4.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每日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增强心肺功能,加速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运动时间安排在日落前3小时,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引发交感神经兴奋。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加重失眠。

5.饮食清淡减少消化负担: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胃肠耗氧量,建议晚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搭配易消化的蔬菜。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及酒精饮品,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可适量食用温牛奶、小米粥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初入高原需预留3-5天适应期,避免快速登高。失眠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严重头痛、呕吐时,应立即下撤至低海拔地区就医。夜间睡眠建议采取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随身携带应急药物,避免单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