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道寄生虫病吃什么药

2025.02.02 15:08

肠道寄生虫病可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吡喹酮、柠檬酸哌嗪等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阿苯达唑: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对蛔虫、蛲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都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能够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虫体糖原耗竭,从而无法生存和繁殖。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甲苯咪唑:甲苯咪唑也是常见的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等。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使线虫的体被和肠细胞中的微管消失,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糖原量,减少ATP生成,妨碍虫体生长发育。这种药物的副作用较小,偶尔可能会有恶心、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3.伊维菌素:伊维菌素可用于治疗肠道线虫病,特别是对盘尾丝虫病有特效。能增加虫体的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头痛、头晕、腹痛等。

4.吡喹酮:吡喹酮主要用于治疗绦虫病和吸虫病。能促使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同时对虫体皮层有迅速而明显的损害作用,使皮层表面出现空泡,最终使虫体死亡。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腹痛、关节酸痛等不适症状,一般较轻微且短暂。

5.柠檬酸哌嗪:柠檬酸哌嗪对蛔虫和蛲虫有驱除作用。能改变虫体肌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虫体肌肉超极化,抑制神经-肌肉传递,致虫体发生弛缓性麻痹而随肠蠕动排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尔也会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肠道寄生虫病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以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