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气血不足、腹胀该如何治疗

2025.09.01 17:10

气血不足伴随腹胀,多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导致,治疗需以健脾益气、消胀和胃为主。中医认为,气血生成依赖脾胃功能,若长期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情志不畅,易引发此类症状。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改善及生活习惯调整综合干预,逐步恢复气血平衡与消化功能。

针对气血不足,常用补益类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搭配当归、熟地黄以养血。腹胀多与气滞相关,可加入木香、砂仁、陈皮等理气消胀药物。经典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既能补气健脾,又可化解腹胀。若伴随寒象如怕冷、喜热饮,可加干姜、肉桂温中散寒;若兼有湿热舌苔黄腻,则配伍黄连、厚朴清热化湿。饮食上宜少食多餐,选择山药、红枣、小米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及产气类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散步能促进气血运行,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事项方面,需先明确腹胀是否由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肠梗阻、肝胆疾病引起,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中药需辨证使用,避免自行滥用补品,以免加重气滞或湿热。情绪紧张会加重腹胀,需保持心态平和。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治疗期间观察症状变化,若腹胀持续或出现便血、剧烈腹痛等,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腹部保暖,睡前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