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幼儿睡觉打鼾是为什么

2025.09.08 17:11

婴幼儿睡觉打鼾可能是鼻腔狭窄导致通气不畅、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阻塞气道、睡姿不当压迫呼吸道、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气流异常、呼吸道感染引发黏膜肿胀。具体分析如下:

1.鼻腔狭窄导致通气不畅:婴幼儿鼻腔结构尚未完全发育,鼻道较窄,容易因分泌物堆积或轻微炎症导致通气受阻。鼻腔内纤毛运动较弱,无法及时清除黏液,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振动,发出鼾声。

2.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阻塞气道:淋巴组织在婴幼儿期生长活跃,过度肥大的腺样体会堵塞鼻咽部,扁桃体肿大会占据口咽部空间。气道截面积减小迫使呼吸气流加速,软组织震动增强,尤其在仰卧时重力作用加重阻塞。

3.睡姿不当压迫呼吸道:颈部过度前屈或头部后仰可能使下颌后缩,舌根后坠挤压咽喉腔。软腭和悬雍垂在特定体位下松弛下垂,与咽后壁接触形成短暂闭合,气流冲破阻碍时产生断续性鼾声。

4.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气流异常:喉软骨支撑力不足会导致吸气时喉腔塌陷,声门上结构内陷形成活瓣效应。高速气流通过狭窄部位引发喉部组织颤动,典型表现为吸气性喉鸣合并打鼾,尤其在深睡眠时肌肉张力降低更明显。

5.呼吸道感染引发黏膜肿胀:病毒或细菌感染会刺激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黏稠度增加。炎症反应使气道壁增厚,通气阻力上升,睡眠时因代偿性张口呼吸加重咽部干燥,进一步促进软组织震动。

发现婴幼儿持续打鼾需观察是否伴随呼吸暂停、烦躁不安或进食困难,避免使用过高枕头或过度包裹颈部。保持睡眠环境湿度适宜,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就医评估气道结构。哺乳后注意拍嗝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