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脑震荡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小儿脑震荡是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后引发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属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常见于跌倒、碰撞或运动意外,儿童由于头部比例较大、颈部肌肉较弱,更容易发生此类情况。脑震荡通常不会造成结构性损伤,但需要及时识别与处理,避免潜在风险。

脑震荡的核心表现包括短暂意识丧失、头痛、呕吐、嗜睡或情绪波动,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对光线声音敏感、注意力下降等症状。症状多在受伤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数周不等。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不适,需观察是否出现拒食、异常哭闹或睡眠规律改变。医学诊断主要依据受伤史和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通常用于排除更严重的颅内损伤,单纯脑震荡通常显示无异常。

家长发现儿童头部受伤后,需立即停止其活动并密切观察24-48小时。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保持环境安静。若出现持续呕吐、瞳孔不等大、抽搐或意识模糊,必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限制剧烈运动和电子屏幕使用,保证充足睡眠。学校活动中可逐步恢复学习,但需避免二次头部撞击。多数患儿2-4周完全康复,少数可能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状,需神经科随访。预防重点在于运动时佩戴头盔、家具加装防撞条,并加强儿童安全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