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便秘应该怎么进行治疗

2025.09.08 17:10

宝宝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适当按摩腹部、培养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改善便秘的基础措施。膳食纤维能吸收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给予南瓜泥、西梅泥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精细米面及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导致粪便干结。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2.增加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保持粪便柔软。根据宝宝年龄和体重,每日需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前通常不需要额外补水,但添加辅食后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分次少量喂温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则提示水分不足。注意水分摄入需与饮食调整相结合。

3.适当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腹部能刺激肠道蠕动。按摩时手掌温暖,力度轻柔,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在宝宝清醒放松时进行,避免刚进食后立即操作。配合下肢屈伸运动效果更佳,如缓慢交替屈曲膝关节向腹部按压。这种物理刺激能促进结肠内容物向下移动。

4.培养规律排便习惯:建立条件反射有助于改善便秘。选择固定时间引导排便,如晨起或餐后15-30分钟。可让宝宝坐便盆5-10分钟,保持舒适姿势,避免强迫。记录排便时间有助于掌握规律。持续2-4周形成习惯,期间保持耐心。这种训练需要家长密切配合,逐步建立生物钟。

5.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缓泻剂。常用药物包括渗透性泻药和润滑性栓剂,能增加肠腔水分或软化粪便。使用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依赖药物,同时配合其他调理措施。出现严重腹胀、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便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依赖药物,治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多数功能性便秘通过系统调理可逐步改善。日常注意观察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变化,做好记录便于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