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如何做牵引

2025.09.15 22:25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仰卧位骨盆牵引、俯卧位机械牵引、悬吊牵引、动态牵引、坐位牵引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仰卧位骨盆牵引:患者平躺于牵引床,骨盆固定带连接牵引装置,通过持续或间歇性牵拉增加椎间隙宽度。重量从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逐步增加,单次不超过三十分钟。此方法能减少髓核对神经根的刺激,但需避免过度牵拉导致韧带松弛。

2.俯卧位机械牵引:患者腹部垫枕俯卧,牵引力作用于胸廓和骨盆,使腰椎后纵韧带紧张。机械装置可精确控制力度,适合椎间盘后外侧突出。牵引后需平卧二十分钟以稳定椎体,防止肌肉痉挛。

3.悬吊牵引:患者双手握杠悬吊,下肢自然下垂,利用自身重量拉伸腰椎。适用于年轻且上肢力量较好者,可促进突出物回纳。每次悬吊不超过一分钟,重复三至五次,过程中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憋气。

4.动态牵引:通过电动设备进行周期性牵拉与放松,模拟人体行走时的脊柱运动。频率设为每分钟十次,总时长十五分钟。间歇性压力变化有助于改善椎间盘营养供应,减轻神经根水肿。

5.坐位牵引:患者坐于特制座椅,固定肩部后通过下拉装置施加牵引力。适用于腰4至骶1节段轻度突出,能纠正腰椎生理曲度。牵引后需佩戴腰围两小时以维持效果。

牵引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急性期疼痛剧烈或伴有椎管狭窄者禁用。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排便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期间避免弯腰提重物,睡眠时选择硬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