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柱骨痛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30 23:51

脊柱骨痛可能由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肌肉劳损、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神经压迫、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脊柱外伤引起结构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炎症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肌肉劳损:长时间弯腰、久坐或睡姿不当会使脊柱周围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废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调整姿势、定时活动、热敷或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

2.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神经压迫: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突出或膨出的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避免负重弯腰,通过牵引或理疗减轻压迫,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3.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骨量流失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压缩性骨折。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度晒太阳及抗骨质疏松药物能延缓病情。

4.脊柱外伤引起结构损伤:撞击、跌落等外力可能导致椎体骨折、韧带撕裂或关节错位。急性期需制动固定,配合影像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必要时手术修复。

5.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炎症反应: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脊柱关节,引发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早期使用抗炎药物控制症状,功能锻炼保持关节活动度。

脊柱骨痛还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如内脏疾病牵涉痛、肿瘤转移或感染等。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日常注意脊柱保护,适度锻炼核心肌群,维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预防疼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