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药物会导致小儿心律失常

2025.09.11 17:28

多种药物可能导致小儿心律失常,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是主要机制,如干扰离子通道或改变自主神经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因过度延长QT间期或阻断钠钾通道。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和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可能干扰心脏复极,增加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也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和茶碱因激动β受体,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化疗药物蒽环类、抗组胺药特非那定及部分麻醉剂也与小儿心律失常相关。

使用可能致心律失常的药物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尤其对先天性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患儿。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电图,关注QT间期变化。避免联用多种致心律失常药物,如大环内酯类与非镇静抗组胺药。发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药物选择需权衡利弊,优先选用心脏安全性较高的替代品种。临床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必要时请儿科心血管专家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