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何预防

2025.09.15 22:25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预防需注重皮肤清洁与伤口及时处理、增强体质与营养支持、避免长期静脉留置导管、控制慢性感染病灶、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清洁与伤口及时处理:保持皮肤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日常需定期清洗身体,尤其注意手足等易藏污纳垢部位。皮肤出现破损或伤口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抓挠或挤压疖肿等皮肤感染灶,防止细菌侵入血液。

2.增强体质与营养支持:均衡饮食可提升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蛋类及新鲜蔬果。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需针对性补充营养。

3.避免长期静脉留置导管:导管留置可能增加细菌入血的机会。若非必要,尽量减少导管使用时间。操作时需严格无菌技术,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一旦出现感染迹象,需立即拔除导管并处理。

4.控制慢性感染病灶:龋齿、中耳炎等慢性炎症可能成为细菌播散的源头。需定期检查口腔、耳鼻喉等部位,发现感染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足部溃疡等并发症诱发骨髓炎。

5.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应在明确感染指征后按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手术前后预防性用药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无指征用药。

预防过程中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措施,如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注重防护。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骨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日常减少外伤风险,高危职业者需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