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期间做肠镜的危害

2025.09.29 15:54

月经期间进行肠镜检查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感染概率升高、检查结果准确性下降、患者不适感加重、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风险增加: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身体处于自然出血状态,此时进行肠镜检查可能因器械刺激或组织损伤加重出血。肠道黏膜本身较为脆弱,若存在息肉切除等操作,出血量可能超出正常范围,增加止血难度。

2.感染概率升高:月经期免疫力相对降低,生殖系统处于开放状态,细菌更容易侵入。肠镜检查过程中,器械可能接触肠道细菌,若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交叉感染,尤其对生殖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3.检查结果准确性下降:经期盆腔充血可能影响肠道形态,导致肠镜观察时视野不清或误判病变。血液或分泌物可能污染肠道,干扰活检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4.患者不适感加重:月经期常伴随腹痛、乏力等症状,肠镜检查需保持特殊体位并注入气体扩张肠道,可能加剧腹胀或痉挛。心理压力与生理不适叠加,可能导致耐受性降低,甚至中断检查。

5.术后恢复时间延长:月经期间身体修复能力减弱,若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创面愈合速度可能减慢。同时需兼顾经期护理与术后饮食调整,身体负担加重,恢复周期较平常更长。

若非紧急情况,建议避开月经期进行肠镜检查。检查前需充分告知医生身体状况,术后密切观察异常反应,确保饮食清淡并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