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细菌感染导致鼻塞怎么办

2025.07.09 08:52

细菌感染导致鼻塞可通过清洗鼻腔缓解症状、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口服减充血剂改善通气、保持环境湿度减少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清洗鼻腔缓解症状: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能清除分泌物和细菌,减轻黏膜肿胀。每日2-3次冲洗可稀释黏稠鼻涕,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操作时需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黏膜损伤。冲洗后轻柔擤鼻,防止分泌物进入中耳引发并发症。

2.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细菌性鼻窦炎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疗程通常7-10天。常见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可有效杀灭病原菌。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避免耐药性产生。若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需复诊调整方案。

3.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湿毛巾敷于鼻梁及额窦处,每次10-15分钟。热量能扩张血管,加速炎性物质代谢,缓解鼻黏膜充血。每日重复3-4次,配合按摩迎香穴效果更佳。注意温度不超过40℃,防止烫伤皮肤。

4.口服减充血剂改善通气:伪麻黄碱等药物可收缩鼻腔血管,快速缓解鼻塞。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反弹性充血。高血压患者慎用,服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心悸或头晕等不良反应。

5.保持环境湿度减少刺激: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防止干燥空气加重黏膜炎症。定时开窗通风,避免接触粉尘或冷空气刺激。睡眠时抬高头部15度,有助于鼻腔引流。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分泌物。若出现持续发热、脓性鼻涕或头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