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免疫性不孕有哪些原因

2025.09.29 12:08

免疫性不孕可能涉及抗精子抗体干扰受精过程、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阻碍胚胎着床、自身免疫疾病影响生殖功能、同种免疫反应导致母体排斥胚胎、生殖道局部免疫异常破坏微环境平衡。具体分析如下:

1.抗精子抗体干扰受精过程:抗精子抗体可能存在于血液或生殖道分泌物中,与精子表面抗原结合后阻碍其运动能力或穿透卵子的功能。这种抗体还可能引发补体系统激活,导致精子被免疫细胞吞噬或溶解。男性也可能因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而影响精液质量。

2.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阻碍胚胎着床:子宫内膜的免疫细胞分布异常或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可能改变内膜对胚胎的接受状态。例如,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过高或调节性T细胞不足,会导致内膜对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即使受精成功也难以着床。

3.自身免疫疾病影响生殖功能: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可能伴随卵巢或睾丸组织损伤。自身抗体会攻击生殖细胞或激素受体,干扰卵泡发育、精子生成或黄体功能,从而降低受孕几率。

4.同种免疫反应导致母体排斥胚胎:胚胎携带父系抗原时,母体免疫系统若未能建立耐受机制,可能将胚胎视为异物攻击。封闭抗体缺乏或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容性过高,均可能引发流产或反复种植失败。

5.生殖道局部免疫异常破坏微环境平衡:宫颈黏液或输卵管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失衡,可能直接杀伤精子或受精卵。慢性生殖道炎症还会改变局部pH值及细胞因子分泌,进一步干扰受孕环节。

免疫性不孕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具体机制,避免盲目用药。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免疫状态,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及生殖功能变化,确保方案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