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睡觉时呼吸困难怎么办

2025.03.24 17:51

睡觉时呼吸困难可通过调整睡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治疗潜在疾病、使用辅助设备、进行呼吸训练等方法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睡姿:平躺时,重力作用可能导致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引发呼吸困难。建议采用侧卧位,尤其是右侧卧位,可减少心脏对肺部的压迫,改善呼吸。对于肥胖者,抬高头部和上半身,使用多个枕头支撑,有助于减轻气道压力。孕妇可采用左侧卧位,避免胎儿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循环。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下降,容易导致呼吸不畅。睡前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加湿器调节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刺激呼吸道。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灰尘和过敏原。避免在卧室内放置过多植物,防止夜间消耗氧气。

3.治疗潜在疾病: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夜间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必要时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应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肺部淤血。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也需及时治疗。

4.使用辅助设备: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可使用制氧机提高血氧饱和度。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可改善缺氧症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使用口腔矫治器,防止舌根后坠。抬高床头或使用可调节床架,有助于减轻肺部压力。使用空气净化器可减少室内过敏原和污染物。

5.进行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分钟8-12次。缩唇呼吸可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小气道塌陷。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缩唇缓慢呼出。呼吸操可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瑜伽中的调息法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睡前过度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都有助于改善夜间呼吸困难。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是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压力,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