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2022.05.05 16:15

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抑酸药、促胃动力药、保护胃黏膜药等。除了治疗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还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

1.抑酸药。如果患者出现胃黏膜糜烂或以反酸、胃灼热等症状为主,临床上常用抑酸药进行治疗,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药等。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H+、K+-ATP质子泵,阻止H+泵释放入胃,升高胃部pH值从而抑制胃酸分泌。而H2受体阻断药,此药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的H2,竞争性抑制组胺,从而减少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2.促胃动力药。如果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给予促胃肠道动力药缓解,主要作用于胃肠系统的多巴胺受体,刺激幽门收缩,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促进胃和十二指肠蠕动,防止胃食管反流,促进胃排空,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

3.保护胃黏膜药。保护胃黏膜药主要作用于胃黏膜,促进黏液细胞分泌,加强胃黏膜屏障作用,中和胃酸从而保护胃黏膜,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铝碳酸镁、果胶铋等。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可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养成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