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短效避孕药药理作用有哪些

2025.09.29 12:08

短效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影响输卵管蠕动、抑制精子穿透能力实现避孕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抑制排卵:短效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成分可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从而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雌激素协同作用可维持激素水平稳定,使卵巢处于静止状态。

2.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孕激素直接作用于宫颈腺体,促使黏液分泌减少且质地变稠,形成网状结构阻碍精子通过。这种变化在服药后24小时内即可发生,持续至停药前。

3.改变子宫内膜形态:药物中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同时内膜血管发育受阻,即使发生异常排卵,胚胎也难以获得足够营养支持。

4.影响输卵管蠕动:激素成分可干扰输卵管肌肉收缩节律和纤毛活动,减缓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输速度。这种作用可能造成受精卵与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

5.抑制精子穿透能力:药物改变生殖道内环境,降低精子获能所需的酶活性。宫颈黏液屏障与阴道酸碱度变化共同作用,使精子难以保持运动能力和顶体反应活性。

使用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及肝功能。存在血栓病史、严重肝病或激素依赖性肿瘤等情况禁用。服药期间如出现异常出血或视力模糊应立即就医。避免与某些抗生素或抗癫痫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影响避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