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如何证明针灸会造成气胸

2025.09.01 17:10

针灸造成气胸的主要机制在于针刺过程中误伤胸膜或肺组织,导致气体进入胸腔。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胸背部或锁骨附近的穴位操作不当,尤其是针刺过深或角度偏差时。气胸的发生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度、解剖知识掌握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展开而言,胸壁厚度因人而异,部分人群胸膜与体表距离较近,如体型消瘦者或儿童。若针刺深度超过安全范围,针尖可能穿透胸膜,刺破肺组织。肺内气体随之漏入胸腔,形成气胸。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皮下气肿或纵隔偏移。气胸多发生于肩井、肺俞等穴位,因其解剖位置靠近肺尖。临床案例中,部分患者因延迟就诊导致张力性气胸,危及生命。重复针刺或使用粗针也会增加风险。

操作前务必评估患者体型及生理状态,避免在消瘦者胸背部垂直深刺。选择针具时需匹配穴位深度,进针后注意患者反馈。若出现呛咳或胸痛,立即退针并观察呼吸状况。疑似气胸时应停止操作,保持患者体位稳定,尽快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严格培训针灸师掌握解剖学知识,规范操作流程是预防关键。患者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接受无资质人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