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血铅超标应该如何治疗

2025.09.08 17:11

儿童血铅超标的治疗需立即脱离铅暴露环境、使用金属螯合剂促进铅排泄、补充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拮抗铅吸收、加强营养支持改善代谢功能、定期监测血铅水平评估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脱离铅暴露环境:切断铅接触源是治疗的基础措施。居住环境存在含铅涂料或玩具需彻底清理,饮用水铅含量超标应更换管道或安装过滤器。职业性接触家庭需更换工作服并严格清洁,避免将铅尘带入生活区。脱离暴露后血铅浓度通常可逐渐下降,但需结合其他治疗加速排铅。

2.使用金属螯合剂促进铅排泄:针对中重度铅中毒,二巯基丁二酸或依地酸钙钠等螯合剂可与血液中的铅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经尿液排出。治疗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过量可能导致微量元素流失。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避免长期使用引发副作用。

3.补充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拮抗铅吸收:铅与这些元素竞争肠道吸收位点,足量补充可减少铅的摄入。铁缺乏会加剧铅毒性,需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补充方案。钙剂可降低骨骼中铅的释放,锌则参与铅代谢酶的活化。补充时需注意元素间的平衡,避免相互干扰吸收。

4.加强营养支持改善代谢功能:高蛋白饮食促进铅与蛋白质结合排出,维生素C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铅对细胞的损害。膳食纤维加速肠道蠕动,减少铅在消化道的滞留。营养不良者需制定个性化方案,优先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5.定期监测血铅水平评估疗效:治疗初期每1-2周检测一次,稳定后延长间隔。动态观察可判断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方案。同时监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估机体恢复情况。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心理疏导,避免因长期治疗产生焦虑。家庭成员应共同参与环境整改,防止再次暴露。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铅敏感性差异较大,婴幼儿需更严格的防护。临床症状缓解后仍需持续随访,防止铅从骨骼重新释放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