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患有血崩怎么治疗

2025.05.29 06:38

治疗血崩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饮食调养、西药止血、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调理:血崩在中医理论中多与气血失调有关,可通过补气摄血、活血化瘀的方剂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黄芪、三七等,能够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子宫收缩功能,减少出血量。针对不同体质,需辨证施治,如气虚型可选用归脾汤,血热型可用清热固经汤。长期服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常用穴位如关元、三阴交、隐白等,能增强子宫收缩力,促进内膜修复。临床可配合艾灸温通经脉,尤其适用于虚寒型血崩。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根据病情选择针刺强度与疗程,通常连续治疗1-2周可见效,但需避免在急性大出血时单独依赖针灸。

3.饮食调养:日常饮食应注重补血益气,多摄入红枣、黑木耳、猪肝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推荐食疗方如阿胶糯米粥,可滋阴止血;莲藕炖排骨能凉血化瘀。饮食需长期坚持,结合体质调整,严重者需配合药物,不可仅依赖食补延误治疗。

4.西药止血:急性期可采用止血芳酸、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减少出血,或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激素类药物如炔雌醇可调节内膜生长,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内分泌紊乱。西药适用于快速控制症状,但需排查器质性疾病后使用,长期需结合病因治疗。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无效或器质性病变如肌瘤、内膜息肉导致的血崩,可行宫腔镜切除病灶或子宫内膜切除术。严重者需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全切,但后者仅作为终极手段。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病变范围,术后需配合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

血崩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差异及病因综合选择,急性期以止血为先,慢性阶段注重整体调理。患者应及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症状,同时保持情绪稳定与规律作息,以辅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