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该何时接受手术治疗

2024.08.29 16:46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时机应根据具体病情来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对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小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若没有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观察到一定年龄再考虑手术,通常在学龄前进行较为合适;但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情况,则应尽早手术。而对于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往往需要更早进行手术干预,可能在婴幼儿期甚至新生儿期就要实施手术。

病情的严重程度、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心脏的功能状态等都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重要因素。如果病情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生活,及时手术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过早手术可能因患儿身体过于弱小而增加手术风险,过晚手术则可能导致心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医生会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权衡利弊,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还需要考虑家庭的心理准备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家长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预后等。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医疗资源的保障、心理疏导等,让患儿能够在适宜的时机接受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帮助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时机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