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效果如何

2025.09.15 22:25

针灸治疗骨质增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延缓病情进展、调节身体机能、减少药物依赖。具体分析如下: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有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或脊柱疼痛。临床观察显示,多数患者在数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尤其对慢性钝痛效果显著。

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针刺可扩张血管,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加速代谢废物清除,缓解局部炎症和水肿。这一作用有助于减轻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延缓软骨退化。

3.延缓病情进展:针灸通过调节骨骼代谢平衡,抑制异常骨赘的形成。长期规律治疗可降低骨质增生的恶化速度,尤其对早期患者效果更明显,但无法完全逆转已形成的骨刺。

4.调节身体机能:针灸能整体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增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对于伴随骨质疏松或内分泌紊乱的患者,可间接改善骨质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减少药物依赖:通过针灸的持续干预,部分患者可减少对止痛药或抗炎药的用量,降低长期用药带来的胃肠道或肝肾负担,尤其适合合并慢性病的老年群体。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在感染或出血部位施针。体质虚弱者应调整刺激强度,治疗期间注意保暖,配合适度功能锻炼。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急性发作期可结合其他疗法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