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体温过低能引起抽搐吗

2025.08.12 14:34

体温过低确实可以引起抽搐。低体温症是指体温降至正常范围以下,通常是35℃以下。当体温过低时,身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肌肉的异常活动,包括抽搐。

低体温症的发生通常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或者在水中浸泡过久。体温下降时,身体会通过一系列机制来维持核心温度,包括颤抖和血管收缩。当体温降得过低,身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会受到抑制,可能导致肌肉的无意识收缩和抽搐。低体温还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意识模糊、协调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癫痫样发作的症状。对于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婴儿或有基础疾病的人,低体温引起的抽搐风险更高。

在应对低体温症时,需特别注意保暖和及时就医。若发现有人出现低体温症状,如寒战、意识模糊、肌肉抽搐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应将患者移至温暖的环境中,脱去湿衣物,并用干燥的毛毯或衣物包裹身体,以帮助恢复体温。同时,避免用热水或直接加热的方式来迅速升温,以免引起体温骤升导致其他并发症。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能会采取更专业的治疗措施,如静脉注射温暖的液体或使用加热设备。低体温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及时的干预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抽搐等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