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病理特点

2024.11.20 19:4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原发感染所致的疾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可伴有肝脾肿大。患者常出现不规则发热,咽峡炎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有灰白色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最为常见。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等表现。

从病理特点来看,在疾病早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高,以后淋巴细胞增多,且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这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在淋巴结中,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增生等。在脾脏,白髓和红髓都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灶性坏死。肝脏也可有淋巴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肿胀等改变。在咽峡部,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免疫反应过程,EB病毒感染后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的增生和活化。这种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可能对机体自身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在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