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结核性脑膜炎怎么造成的

2025.09.10 17:09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脑膜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当结核分歧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脑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膜和脑实质损伤。常见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未及时治疗,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儿童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涉及结核分歧杆菌突破血脑屏障,在脑膜形成结核结节并释放炎症因子。早期症状包括低热、头痛、乏力,易被误诊为感冒;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颈项强直、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及糖含量降低,病原学检测如PCR或抗酸染色可确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积水、脑梗死等严重后遗症,致死率高。

预防结核性脑膜炎需重视肺结核的规范治疗,避免结核分歧杆菌扩散。接种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风险。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发热超过两周时,应及时排查结核感染。治疗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长达12个月以上,早期用药是关键。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视力等药物副作用,并加强营养支持。患者家属应接受结核筛查,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通风、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