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不饱和脂肪酸对脂肪肝的作用

2025.09.28 17:07

不饱和脂肪酸对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等机制发挥作用。适当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少肝脏脂肪堆积,促进肝功能恢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常见于橄榄油、深海鱼、坚果等食物中。MUFA如油酸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脏脂肪合成;PUFA如ω-3脂肪酸EPA、DHA可抑制炎症因子产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调节脂蛋白代谢,减少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临床观察发现,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可改善肝脏超声影像学表现和肝功能指标,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脂肪肝程度减轻。不饱和脂肪酸还能通过激活PPAR-α等核受体,促进脂肪酸氧化,进一步缓解肝脏脂质过载。

尽管不饱和脂肪酸对脂肪肝有益,但需注意摄入量和来源。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热量超标,反而加重代谢负担。建议优先选择天然食物而非补充剂,避免高温烹饪破坏脂肪酸结构。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比例,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单纯依赖不饱和脂肪酸无法完全逆转脂肪肝,需结合运动、控制体重等综合干预措施。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衰竭患者应谨慎评估风险,个性化制定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