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导致血尿的药物有哪些

2025.06.25 11:54

导致血尿的药物有抗凝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环磷酰胺、青霉素类抗生素、抗结核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功能预防血栓形成,但过量使用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可能引发出血倾向,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这类药物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以避免出血并发症。

2.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肾脏功能,干扰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肾血流灌注,引发间质性肾炎或肾乳头坏死,进而表现为血尿。此类药物应避免长期滥用,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3.环磷酰胺: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或抗肿瘤药物,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可直接刺激膀胱黏膜,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肉眼血尿。用药期间需充分水化,必要时使用尿路保护剂减轻毒性。

4.青霉素类抗生素:部分人群对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过敏,可能诱发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血尿伴肾功能异常。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出现异常及时停药并干预。

5.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肾小球损伤或药物性肾炎,导致血尿。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发现异常需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相关血尿需结合用药史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及时停药或更换替代药物是关键。出现血尿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