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刺猬皮的功能与主治是什么

2025.07.10 14:56

刺猬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止血化瘀、收敛固涩、解毒消肿等功效,主治便血、痔疮、脱肛、胃痛反酸以及皮肤溃烂等症。其性平味苦,归胃、大肠经,通过炒炭或煅烧后入药,能增强收敛止血的作用,在中医外科和内科均有广泛应用。

刺猬皮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表皮密布的棘刺富含角质蛋白,煅炭后形成多孔碳结构,可吸附创面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临床常用于治疗下消化道出血,如肠风下血或痔疮出血,常配伍地榆、槐花等药材增强疗效。对于胃溃疡引起的反酸疼痛,可与海螵蛸、浙贝母同用,中和胃酸、保护黏膜。外用时研磨成粉敷患处,能缓解皮肤慢性溃疡或瘘管分泌物过多的问题。

使用刺猬皮需注意辨证施治。阴虚内热或实热证患者慎用,避免加重燥热之性。煅制过程中需控制火候,过度碳化会降低药效。孕妇忌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元。现代研究提示其可能含致敏成分,过敏体质者应先小剂量试用。药材需经正规炮制去除杂质及寄生虫卵,确保安全。与西药抗凝剂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间隔服用。贮藏时应防潮防蛀,霉变后禁止入药。